術後吃對才是真補:破解5大迷思,讓你安心恢復每一步
術後吃對才是真補:破解5大迷思,讓你安心恢復每一步
魚湯、雞精、蛋不能吃?這些問題我聽最多!一篇解答最常見術後飲食疑問
每次遇到病人問:「營養師,我這樣吃對嗎?」我總是能感受到那份不安與焦慮。畢竟,經歷手術後,身體還在調整,心也容易跟著緊張。作為營養師,也是你康復路上的夥伴,我想陪你一同走過這段重要的修復期。
本篇文章,彙整我常被問到的術後飲食疑問,結合津田生機的自然理念,讓你用安心、正確的方式吃出修復力。
文/營養師 廖泓鈞
術後飲食特色與理念:自然調養,科學營養,貼心照護
- 專為術後與產後設計的調理餐:餐點選用天然、有機食材,依不同手術及身體狀況,科學調配三大營養素和微量營養素,幫助傷口修復與提升免疫力。
- 營養均衡、易消化:餐點製作清淡,避免油炸與重口味,減輕腸胃負擔,讓身體輕鬆吸收養分,順利恢復元氣。
- 階段性飲食引導:根據手術恢復期,從清流質到半流質,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,配合身體自然復原節奏。
- 貼心試吃與客製服務:提供試吃方案與專業客服,幫助你選擇最合適的營養餐點,安心又便利。
術後多久可以開始吃?時間軸快速掌握
時間 | 飲食建議 | 為什麼這樣安排? |
第1天 | 清流質(米湯、運動飲料) | 幫助腸胃慢慢甦醒,避免刺激 |
第2~3天 | 全流質(蛋花湯、蔬菜泥) | 開始補充營養,維持水分平衡 |
第4~5天 | 半流質(稀飯、湯麵) | 有飽足感又不難消化 |
術後1週起 | 正常飲食(避免油膩) | 穩定修復期,重建元氣 |
術後營養這樣補:幫助修復的 8 大重點營養素
類別 | 建議食材 | 功能 |
高蛋白質 | 豆腐、魚、蛋、雞肉 | 傷口修復、組織合成 |
維生素C | 芭樂、奇異果、柳丁 | 增強免疫力 |
維生素A | 紅蘿蔔、番茄、蛋黃 | 修復皮膚黏膜 |
好油脂 | 魚油、橄欖油、酪梨 | 抗發炎、促進恢復 |
鋅、鉀 | 核桃、牡蠣、香蕉、薏仁 | 維持組織生長 |
術後要避開的食物與水果類型
類型 | 代表食材 | 理由與建議 |
易上火 | 龍眼、荔枝、芒果 | 可能引起傷口發炎 |
難消化 | 炸物、甜食 | 增加腸胃負擔 |
生冷食物 | 生菜沙拉、冰品、西瓜 | 術後抵抗力低,易感染 |
破解常見迷思:你也可能曾經誤會了
- 迷思1:術後一定要喝雞精或魚精補身?
真相:不一定。不過天然食物,如:魚、蛋、豆腐,更實惠且營養素豐富。
- 迷思2:術後不能吃蛋和肉?
真相:都是修復身體的好幫手。適量蛋白質攝取有助術後營養補給。
- 迷思3:喝魚湯就足夠了?
真相:魚湯蛋白質含量較低,吃魚肉營養會更多元。
- 迷思4:術後不能吃水果?
真相:適量新鮮水果補充維生素C和抗氧化物,幫助膠原蛋白形成,保護身體免疫力。
- 迷思5:術後要補鐵就喝豬肝湯?
真相:微創手術失血少,正常飲食即可補充鐵質,搭配維生素C更能幫助鐵質吸收。小提醒:茶、咖啡盡量不要同時食用喔,因為咖啡因會影響鐵質吸收。
熱門推薦:暖心又營養的術後食譜
- 黃耆鱸魚湯:溫補不燥,富含優質蛋白,對術後恢復特別有幫助。
- 鮮魚粥:好消化、好吞嚥,適合食慾不振的時候。
- 蒸蛋豆腐盅:蛋白質豐富且軟嫩細緻,是術後飲食明星選擇。
最後想跟你們做小小提醒
- 適量補充蛋白質與維生素,有助於維持組織健康。
- 避免辛辣、生冷、難消化和易上火的食物。
- 遵循醫囑,從流質慢慢回到一般飲食。
- 均衡飲食會比吃很多營養品更有幫助。
- 保持愉快心情也是很重要的喔。
我知道,這段時間你可能會感到疲累、焦躁、甚至無助,
但請相信,你所吃下的每一口營養,都是為了讓自己早一天站起來,回歸日常生活。
津田生機,會用天然、科學、貼心的方式,陪你走好術後調養的每一步。
讓我們一起,讓身體回到最健康的樣子。
.png)